物业公司外包服务的五个关键点
物业公司管理企业不仅是一个社会资源组织者,还应该运用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管理成为系统集成商,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职能和专业化程度需要更加强化,将管理要求及管理理念准确传递,在保证管理效果的同时帮助分包服务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并创造更多价值。
1.物业管理服务外包业务范围的合理确定
首先,应该认识到物业公司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目前物业管理企业技术含量还较低的情况下,服务的专业性更多表现在对业务管理流程的合理分工和有效监控方面。高技术含量的业务是物业管理企业需不断巩固和加强的内容,但对劳动密集型业务或社会成熟型业务,企业要更多地通过社会的专业分工,达到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的目的。
2.注重市场调查细节考察,用服务质量说话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物业公司管理企业如果把资源分散到工作的每个环节,必然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采用专项服务外包的模式,则有利于企业集中资源,选择自己专长的领域,形成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正因为如此,选择专业服务供应商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物业管理企业外包业务的成功与否。
3.专项服务外包业务招标工作关键环节
对于一般工作程序,行业的通常做法是物业公司管理企业提出对外委分包单位的资质要求、服务范围和服务标准,编制相关的招投标文件或外委专项服务邀请函,通过采购服务程序进行采购活动。按照市场调查的结果,对相关专项服务供应商发出招标材料,物业管理企业的评标委员会根据预先确定的评标标准和评标办法,对各服务供应商提交的投标材料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确定服务质量高、保障能力强且费用合理的供应商作为外委服务中标单位,并签订外委服务合同。在此过程中,对于优化的工作流程、评标准则的确定环节需要特别关注物业外包公司。
4.专项服务外包业务合同的草拟与签订
在进行物业公司专项服务外包工作时,选择合适的专业性服务供应商只是物业管理企业外包业务成功的基本条件,而认真起草和签订一份全面的外包合同或协议,不仅是对外包服务工作质量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是进行物业管理服务外包业务的关键。对于委托合同或协议的建立,有些物业管理企业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合同或协议是用来规范不诚信企业之间的文书,如果物业管理企业和服务供应商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那么一定在这次合作时会有着良好的相互服务关系。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合同或协议是规范双方行为的文件,作为双方共同遵守的依据,保护的是双方的利益。其内容应包含:合作范围、运作方式、服务方案、实施计划、责任划分、杜绝转包、保险事宜、合约修改与终止、付款方式、事故赔偿等事项。
5.物业公司管理服务外包业务的日常管控
实施专项服务业务外包作为一种新型的物业管理模式,体现了传统物业管理向现代化物业管理转型过程中物业管理职能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和经营化的必然发展趋势。当然,外包和几乎所有业务外包一样,如果管理不当也会给物业管理企业带来风险,表现为如果外包业务、项目的内容、外延定义不清,则容易带来运营混乱与责任不清,甚至引起企业内部更大的矛盾;可能会使物业管理理企业部分员工对专项服务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物业管理企业对外委分包单位管理松散,以包代管,权限不清、责任推诿等不良现象。
因而,建立物业公司管理企业与专项服务业务外包单位之间长期双赢的互动关系,就成为营造良好企业外部环境、实现物业管理企业价值链管理流程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应该明确物业公司管理企业和外委单位建立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商业合作关系,其中更多的内容是相互信任、互相依靠、双方要承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双方应在充分沟通与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与协调,使业务流程顺利进行。